說起職業,以前我們會說「我是護士」、「我是老師」、「我是會計師」。現在則很難三言兩語說得清。「我是舞臺劇演員/廚師/節目主持人」、「我是翻譯員/外語導師/司儀/節目主持」──職業不再有單一答案。很多人的職業不只是一份賴以維生的工作,而是多個Slash(斜槓)加在一起的組合。
Slash這辭彙在2007年後興起,但此前身兼多職的大有人在,Slash這個群體顯然不是2007年才冒起的。那我們應該怎樣理解Slash這個概念呢?如果說Slash指任何擁有多重職業、多重收入的人,那一般「炒散」算不算Slash?一般人對Slash的理解可能停留於「夢想+麵包」的想像,或者將所有身兼多職的人都歸類為Slash。由 Susan Kuang 於2017年所著的《斜槓青年:全球職涯新趨勢,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正為「斜槓青年」決下了準則,準確地描述兼職和Slash之間的差別,並打破大眾對Slash的刻板印象。
全書分爲四節,由作者自己轉型為Slash的歷程開始,提倡個人「公司化」,抱着創業者思維(而非一般打工仔思維)多面發展。她從經濟學切入,提出創業就是將主動收入(即靠工作、體力、時間換取的收入)、知識和技能轉化爲個人資本。這也是實踐財務自由必經之路。這書不流於理論,Susan除了提供實質建議外,也分享自己轉型為Slash的經驗。當年她思考「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發現自己的身份和職業一直被主流價值支配。社會傾向將物質和階級無限放大,令她領悟到人生不一定要按照世俗標準運轉,於是便成為今天「作家/雜誌創辦人/爵士舞導師/健身教練/公司分析師」。
除了務實的經濟、創業建議外,作者也從心理學角度切入,提供軟性建議,建議人們無論處於職業光譜上哪個位置,都應對專長以外的範疇保持好奇;她又提醒人們避免跌入感性的大洞,因爲一般人思考時總會傾向樂觀一面(或相反!),大腦的quick fix會自然排除所有失敗(或成功)的可能性,所以Susan推薦人們多讀專業的心理學書籍,避免沉迷於「成功學」所建構的烏托邦。
回到文章開端的問題:到底炒散算不算Slash?大學生放學後兼職補習、空姐開網店售賣各地手信、貨車司機兼職送外賣……這些都是本地非常常見的Freelance工作配搭,但我們會稱之爲Slash嗎?Susan認爲,除非你真的熱愛你所做的事,否則這只是一般的兼職。在作者眼中,Slash的核心價值在於熱誠,這是一種 do what you like 的理想狀態。Slash翹楚瑪希艾波赫(Marci Alboher)早在十多年前的著作《不能只打一份工:多重壓力下的職場求生術》(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A New Model for Work/Life Success),將斜槓青年整理爲四大類,分別是穩定收入+興趣愛好、左腦+右腦、大腦+身體、寫作+教學+演講+顧問和多項職能型。多項職能型是指CEO、獨立音樂人等職業。雖然名銜只有一個,但要單獨背負宣傳、行政等全面而且綜合的工作,牽涉的職責絕對不只一個。在Susan眼中,Slash指的不是一般的炒散跟兼職,也不一定要有多重身份才能稱之爲Slash。
本地最常見的該是第一類人(穩定收入+興趣愛好),他們在正職外兼顧一項興趣,比如本地有熱愛音樂的麻醉科醫生,在工餘時間練習唱歌,定期舉行獨奏會,用正職的收入支撐業餘興趣的部分。香港人的工作時數一直冠絕全球,想抽時間實現理想不是易事,所以許多本地Slash都會選擇在門檻低、幾乎不需要成本的YouTube、Facebook等平台發展自己的Slash事業,例如售賣自家製護膚品、拍片分享旅遊資訊等等。
《斜槓青年:全球職涯新趨勢,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是Slash的新手指南,也是引導現職Slash反思工作模式的工具書。甚麼是Slash?雖然這沒有劃一的標準答案,但這本書的觀點至少讓你看到Slash的不同面向和可能。就算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也可以在工餘時間當Slash,用自己舒服的方式一步一步實現理想。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