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Emoji──讀《情緒之書》

書評

考古Emoji──讀《情緒之書》

我們現在都用Emoji小人為自己的情緒代言,iOS10.2又新增了72個全新Emoji:彷彿Emoji越來越多,世界就更有情緒。

「你有情緒、我有情緒」,「有情緒」就等於「情緒化」?情緒一詞近來不時被「政治正確」地提起,可我們是否了解它是甚麼?

人的基本情緒通常被歸納成六種,就像去年Facebook新增的五個選項就是為了回應我們更細緻的感受。但情緒錯綜複雜,怎會只得幾種?佛洛伊德曾詩意地將情緒視作「感覺的音調」,意味其複雜與變化。《情緒之書》作者在引言亦強化這一表態,反對「將複雜的內在世界歸納成幾種基本情緒」。

大家還記得Facebook繼「呃like」選項之後,是誰極速吸到十萬個嬲嗎?書中提到類似感受叫Liget(憤怒能量),「是辣椒中的烈火,湍流裏的衝勁」。又譬如當我們看見奧斯卡擺烏龍頒錯獎、「關家姐」搶獎、甚至黎明唱「行近/我又怕驚動你/我又怕心難死……」你會用哪一詞描述這種情緒?過癮?同情?中英文都似乎難以找到詞語描述,但原來西班牙語Vergüenza Ajena(替代性尷尬)就可描述這種「一面嘲笑,一面為當事人難堪」的自相矛盾情緒;更說穿了這感受是無以名之的樂趣。

廿一世紀香港,誰沒聽過情緒病一詞?有人甚至說是都市病。但相信很多人並不知有「情緒文化」這個觀念,亦不知有些情緒會隨時代和地域而有不同意義。

如現在我們鼓勵人積極正面,十六世紀卻鼓勵人悲傷;Wanderlust(漫遊癖)的渴望跟人類生命一樣古老,但在十九世紀的法國卻被判成心理疾病。有些情緒具文化特殊性:如新畿內亞人在訪客離去後會有失落沉重之感Awumbuk(別離空虛);我們熟悉的日本傳統有「物哀」之情。有些隨網絡世代出現:如cyberchondria(網絡自診焦慮)等。

《情緒之書》(The Book of Human Emotions)不是艱澀的學術書,更不是坊間那種把淺薄想法包裝成言之鑿鑿的說教自助書。學者Tiffany Watt Smith收集了156種常見情緒,以詞典條目方式按A-Z,從歷史、藝術、流行文化等角度切入,深入淺出道來一個個情緒故事,像品酒師一樣把難言狀態一一分辨命名,令讀者窺見文化如何銘刻在個人經驗之上,並以內隱方式引導我們。雖然我們無法從一本書了解情緒的複雜性,但能為不同情緒命名已隱隱把個別經驗連繫。換個角度也說明那種情緒不是獨我一人的感受。所以我們不必因一時情緒化而指摘自己。如果感受的敏銳度打開了,或許會多一點同理心。

《情緒之書》要收入書櫃。即使不為了甚麼,就當是小品文一頁頁隨便翻翻,讓自己遊走在條目之間,考察各種情緒經驗,從而了解Emoji後面:那一個個更立體的人。

* 原文刊於《蘋果日報》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