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泛濫,讀者卻沒有求生艇──《凱恩斯對戰海耶克》書評

書評

資訊泛濫,讀者卻沒有求生艇──《凱恩斯對戰海耶克》書評

里約奧運時,林丹和李宗偉的宿命對決鬧得熱哄哄,可能人就是喜歡看一對宿敵如何與對方一起競爭、成長。而近代經濟學上,也有這樣的一對宿敵──凱因斯與海耶克。一如書本的副標題所言,這場世紀衝突無可否認地決定了現代經濟學的模樣。簡而言之,凱恩斯一派認為政府必須介入經濟 。我們經常聽見某些國家為了解決經濟衰退而大興土木,它們的經濟部長就是依循這凱因斯的思路。另一方面,海耶克一派則為認為政府應該盡量撤出市場,讓「看不見的手」自由運作,達至最高的分配效率。當今最流行的新自由主義、公共部門私有化、「小政府,大市場」都是源自於海耶克的學說。

政府在市場中應該擔任甚麼角色,成為了兩派的主戰場。而最近出版,由尼可拉斯.瓦普夏(Nicholas Wapshott)所著的《凱因斯對戰海耶克:決定現代經濟學樣貌的世紀衝突》,就是圍繞這一場曠時日久而沒有硝煙的戰爭。宿命對決固然引人入勝,但是看著看著,一個個問題便走馬燈一樣躍於紙上。

 

第一個問題:此書為誰而寫?

要寫兩位大師對決,想必要寫他倆的招式如何,經濟觀點有甚麼分歧,那麼書中理應要著墨更多於各自的經濟理論。但是,書中卻有不少地方草草帶過便作解釋過,很多經濟學的術語,或者經濟學共識也沒有清楚交代。例如,二人第一次對壘,其中一個問題出自於「儲蓄與投資平衡」狀態,古典經濟學認為這就是經濟發展最健康的狀態,但是背後原因為何?作者在書中沒有解釋過。讀者讀得一頭霧水,但關鍵在於,若然我不了解甚麼是「儲蓄與投資平衡」,我是無法跟進戰況。結果到底裡面在討論甚麼?兩個經濟學的分歧在哪?

另一例子:二人早期對戰中,有很大部分是由於二人的經濟學術語定義不一,如「儲蓄」與「投資」,因此他們無法好好地溝通。但二人對「儲蓄」與「投資」的定義有何分別?作者也是沒有解釋過,叫讀者如何理解?

可能這是因為作者期望讀者會有一定經濟學基礎,所以普通大眾看不明白也沒太大問題。但是若然如此,作者明顯也有缺失之處。例如書中講到凱因斯出版了《貨幣論》,然後海耶克寫文評論凱因斯的新作,但是作者過份著重信中的火藥味,卻忽視了當中真正學術上的駁火。他用了很長篇幅,也引了該文不少文字,但都集中在海耶克如何人身攻擊、貶低、暗諷凱因斯,而去到學術上,只有潦潦數句「接著海耶克解釋為甚麼凱因斯對奧地利學派資本理論的無知,使《貨幣論》在解釋景氣循環波動時注定派不上用場,他的解釋冗長複雜,而且經常讓人看得一知半解」。當中沒有提及過奧地利學派資本理論與景氣循環波動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將「冗長複雜」的解釋消化然後轉述,作者直接選擇放棄,然後再進入口水戰的部分。略懂經濟學的讀者可會接受這樣的處理?更勿論更資深的經濟學家。

作者是很努力的,我看得出來,一打開書就像走進引文海中。所以另有書評讚揚作者「再一次展現了他駕馭凱因斯相關海量文獻,部份還是晚近文獻的能力」。但我必須說,太海量了,而且作者引文後也很少加以解釋,如此一來,我何不直接讀原典而要讀這書?這是引文太多,申論太少的問題。

到底這書寫給誰看?這是我腦內揮之不去的疑惑。我揭到前言,又揭到致謝,卻始終找不到作者說,到底哪一群人才是他的目標讀者。對於一本與學術有關的著作而言,這是很致命的。

 

作者的獨特見解?

平常的學術著作,大致可以分開兩類:一類是「原典」,是開創先河的著作,而且通常極度難解;另一類會稱作「二手書」,意指後人解釋「原典」的著作。很明顯,此書可歸類入後者,是關於凱因斯與海耶克學說的「二手書」。坦白說,這書的確有助讀者了解時間線上的來龍去脈,但可以幫助讀者理解二人理論上衝突的內容卻欠奉。以「二手書」的標準來看,這書略欠作者的個人見解。看完這書後,其實我是無辦法告訴你到底作者持甚麼立場。我只能夠告訴你,作者描寫人物及情節的功力深刻。

問題出自於事情是以直線的時間來記敍,看看目錄就知道,每一篇篇章都以一段時期來劃分,「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七」、「一九二八至一九三〇」等等,某程度上使作者單純簡單地、線性地書寫歷史,時地人時如何如何,海耶克與凱因斯以甚麼方法溝通。線性敍事不等於有問題,很多歷史書也採用這一個方法。但問題出自於,凱因斯與海耶克並不是同代人,兩者可說是相差「半代」。於是以時間作本位去描繪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作者侷限了自己。當凱因斯一本本名著《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1936)、《貨幣論》(1930)逐一面世,海耶克的大作《通往奴役之路》(1944)連出版計劃都沒有,而出版兩年後,凱因斯便過身了。若然繼續執著於時間的統一,兩派是無法搭起平台對話的。

作者所選擇的時間線像拉出薄餅時連帶的芝士絲,過長而狹窄。歷史線拉得過長,而又幾乎只講述歐美歷史。在最後數章,凱因斯已經仙遊了,但海耶克的故事還未完,於是作者逐個逐個美國總統來數,幾乎數盡由小羅斯福到奧巴馬,七十多年的每一位總統,猶如一本濃縮版的美國經濟政策史。我對這做法有保留。一來,這樣就脫離了「凱因斯對戰海耶克」的主軸。二來,對歐美以外國家幾乎一字不提,例如承海耶克而成的芝加哥學派、新自由主義者,在南美洲所做的經濟學實驗隻字不提。他們與智利獨裁者皮諾契(Augusto Pinochet)合作,以政變、獨裁、恐怖鎮壓來控制國家維持他們的經濟政策,不是對當初提倡「沒有經濟自由,就沒有政治自由」的海耶克本身相當諷刺嗎?如此重要的歷史完全跳過。書的副標題寫著「決定現代經濟學樣貌的世紀衝突」,不過很抱歉,這個「現代」並不包括第三世界國家。

 

結語:吹不起硝煙的戰爭

我必須重申多次,當我閱讀此書時,我的確感覺得作者對這題材相當熟悉,人物描寫很突出,凱因斯的自信與海耶克的穩重低調也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也收集了很多資料,對於喜愛硬資料的讀者而言,這書是一座金礦。但是,若然我想了解更多經濟學,我需要的未必是這一本書。在資訊泛濫的年代,讀者比較需要一艘救生艇,而非另一片汪洋。

坦白而言,書本的主題很吸引,也對於我們了解當代經濟議題相當重要。無論是提倡要以興建基建,擴大內需來振興經濟的凱因斯主義,抑或由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承海耶克開創,崇尚市場機制不容一點干預的新自由主義,都是現今所有財政部門的法寶。後人也對此再有延伸討論,例如早前哄動一時,湯瑪斯·皮克提(Thomas Piketty)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某程度上是回應了凱因斯主義的失效原因。又或者是著名地理學家大衛.哈維(David Harvey)亦有著書從空間角度,批判新自由主義。但是基於種種原因,書內兩門學派之間的張力略嫌不足,甚至令人感覺凱因斯單方面KO海耶克,猶像一場戰爭,硝煙未吹起就已經閉幕。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