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琪博士給我的印象是一位勤謙溫文的青年學者,她2017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目前在樹仁大學中文系擔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在於香港文學與現當代文學,近年著述甚豐,令人佩服。2018年,王家琪博士與…

王家琪博士給我的印象是一位勤謙溫文的青年學者,她2017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目前在樹仁大學中文系擔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在於香港文學與現當代文學,近年著述甚豐,令人佩服。2018年,王家琪博士與…
劉以鬯(1918-2019)於1949年從上海移民香港, 多年來從事編輯寫作工作,筆耕不輟,扶掖後輩,被公認為香港文壇泰斗。其代表作之一長篇小說《對倒》被改編為電視電影作品 [1],被譯為英文與日文,…
如前文所述,《候鳥》姐妹篇《織巢》主要敘事者從林家大女兒素素,變為林家二女兒妍妍。與《候鳥》中的兒童視角娓娓道來相比,《織巢》則展示了更為精巧的結構設計與複雜多變的敘事角度。在《織巢》序言中,西西首先…
1981年,西西於香港《快報》開始連載自傳體小說《候鳥》,共得三十萬字,後來以前十八萬字作為上卷,1991年印行出版。2018年,西西在臺灣洪範書店出版小說《織巢》,作為其早期小說作品《候鳥》的姐妹篇…
夏碧泉文獻及相關藝術品的展覽《咫尺之間,開始之前:隨意門及其他足跡》(Portals, Stories, and Other Journeys)由亞洲藝術文獻庫呈現,該文獻庫研究員黃湲婷策畫,在大館當…
最近參觀了HKMOA的幾個展覽,寫法國超現實主義藝術展、香港現代主義藝術展的兩篇評論,下筆都還順利。但是,在觀看位於五樓新空間的展覽「多元視野──八、九十年代香港藝術新象」時,我卻體會到一種似曾相識卻…
香港故事如何說? 2016年底,當時我客席授課於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曾在香港歷史博物館的演講廳,以香港文學與世界文學為題作公開演講,家人也來捧場。當時,「香港故事」常設展還在。演講後,我們全家從史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