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與文學價值:讀《齊瓦哥醫生》

書評

十月革命與文學價值:讀《齊瓦哥醫生》

十月革命一百週年,我們很自然地又回顧起歷史、或談論起它對世界的政治意義。我想,讀小說也是一種回顧歷史的方式。十月革命一百週年,我在讀巴斯特納克(Boris Pasternak)的《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

《齊瓦哥醫生》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俄國1900至1920年代,十月革命的前後,以尤里.齊瓦哥和拉娜的關係為主線,描述經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內戰蹂躪的俄羅斯。在戰火中,曾經為有抱負的青年帕夏加入布爾什維克紅軍,為對抗白軍不惜殘殺平民。蘇維埃政權建立後,開始清算「思想血統不純正」的人,他們一生顛沛流離。最終,尤里再承受不住時代施加的壓力,死於心臟病,拉娜被秘密警察逮捕。故事以悲劇作結。

 

*  *  *  *  *

 

《齊瓦哥醫生》不單是描繪一個歷史視角,還有於歷史洪流中的人類情感。這或許就是讀文學的意義。所謂歷史,不只是事實的描述,還是對事件的評價;文學中所描寫的人類心靈和情感,正正教導我們如何評價歷史。

巴斯特納克自身經歷過這兩場殘酷的戰爭,他試圖以自己對生命的理解,描繪戰爭真實的面向。正因為如此,《齊瓦哥醫生》一直在蘇維埃政權下禁止出版,與索洛霍夫(Mikhail Sholokhov)的《静静的頓河》(And Quiet Flows the Don)成對照。這也是巴斯特納克早已預見的結果。

其實,他早在1945年寫過,他要冒著風險,做對自己真誠的事,要突破重圍面向大眾。在1946年,他致信伊文斯卡婭(被認為是女主角拉娜的原型),表示基督教信仰是他寫作《齊瓦哥醫生》的指引;(Clowes,1995,頁6)再仔細的讀《齊瓦哥醫生》,尤里的叔叔尼古拉就曾表達過,對聖經的新詮釋直接導致新的藝術觀 ──這明顯是反史太林主義。巴斯特納克的名字曾一度在秘密警察的逮捕名單中,唯史太林下令要放過他。

小說最終還是在1957年被送到意大利,在當地出版,並隨即引起一陣轟動。其後,巴斯特納克在195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使蘇聯方面大為不滿。在近年,美國中情局(CIA)公開了一些關於《齊瓦哥醫生》的秘密檔案,揭示當年CIA 如何讓小說在西方世界出版,作為冷戰的意識形態武器。>[1]

在小說受到西方的注意後,蘇聯方面也不甘視弱:文學雜誌Novyi Mir 發表文章,稱《齊瓦哥醫生》扭曲歷史;《真理報》(Pravda)稱小說為文學垃圾;不少蘇維埃作家聯盟(Union of Soviet Writers)的成員發文批評,並決定將巴斯特納克逐出聯盟。(Clowes,1995,頁4)最終巴斯特納克公開拒受諾貝爾文學獎,才免受責難和退會。

 

*  *  *  *  *

 

讀著《齊瓦哥醫生》的出版史,使人不禁一再思考何謂文學價值。

所謂文學,彷彿不過是為意識形態服務的政治工具。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美學看來,這似乎是公認的事實了──根據社會主義寫實主義,藝術品要為平民大眾所理解,不能像中產的精英主義般,只有知識份子才能觸及;但更重要的是,藝術品作為意識形態的載體和展現,需要貫徹社會主義的思想。(James,1973)在這意義下,《齊瓦哥醫生》有違社會主義寫實主義的創作綱領,屬踐踏蘇維埃人民尊嚴的作品。

《齊瓦哥醫生》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美學的反叛。然而,這不表示巴斯特納克本人為反蘇聯份子。他說,假如《齊瓦哥醫生》是反蘇維埃,不過是人把蘇維埃理解為不願看清生命的本相。 背後的意思是,誠實的作品才具有文學價值。

但為之諷刺的是,巴斯特納克廢盡人生拒絕為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服務,但反過來西方的意識形態卻又視之為利器。在不久之前,CIA發放出更多關於以藝術品作為冷戰武器的檔案,引起了一陣的討論。凡此種種,彷彿在反證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思想──所謂藝術不過是為意識形態服務的工具。

又或許,換個角度看,文學與政治的關係雖千絲萬縷,但也不一定要看成政治價值凌駕一切。就如卡繆所說,文學家有責任改變社會的政治形態。背後的含義,就是文學家不能被社會左右。巧合地,卡繆在1957年得諾貝爾文學獎(正好是巴斯特納克的前一屆),他在致詞中用上了「偉大的巴斯特納克」一詞,讚揚他敢於批判社會的情操。(Barnes,2004,頁334)假如卡繆是對的,文學之所以成為冷戰武器,不過是文學本身具有它的價值,才使得被用作政治用途。

不管如何,十月革命一百週年了,蘇維埃政權早已倒台,《齊瓦哥醫生》也在蘇聯解體前夕在俄國出版,它仍然是一部文學巨著。這些都是事實。我想,假如當初十月革命沒有成功,現在的世界會很不一樣,以至我們觀看藝術的方式也不一樣──畢竟,現代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理論,也是隨著十月革命的成功得以興盛,並又萌生出各種文學見解。

假如當初十月革命沒有成功,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大概沒誰知道了。

 

參考書目

Barnes, C. (2004). Boris Pasternak: A literary Biogra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Clowes, E. W. (1995). Doctor Zhivago: A Critical Companion.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James, C. V. (1973). Soviet Socialist Realism: Origins and Theory.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注釋

[1] 讀者可到CIA網頁查閱:https://www.cia.gov/library/readingroom/collection/doctor-zhivago

2 comments

  1. 請問「他要冒著風險,做對自己真誠的事,要突破重圍面向大眾。」出自哪裡?謝謝!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