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文化與中國經驗──讀《哈哈鏡:中國視覺現代性》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書評

視覺文化與中國經驗──讀《哈哈鏡:中國視覺現代性》

大致在2000年以後,視覺文化在中國學界開始流行起來,翻譯和介紹西方視覺文化理論的書籍日漸增多,比如羅崗、顧錚主編的《視覺文化讀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吳瓊編《視覺文化的奇觀:視覺文化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英國巴納德著、常寧生譯《理解視覺文化的方法》(商務印書館,2005)、英國蜜雪兒著、胡文征等譯《圖像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美國尼古拉斯·米爾佐夫著作、倪偉譯《視覺文化導論》(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英國理查·豪厄爾斯著,葛紅兵譯《視覺文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周憲著《視覺文化的轉向》(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陳永國編《視覺文化研究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高燕著《視覺隱喻與空間轉向》(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等。通過這些林林總總的著譯,西方「圖像轉向」之後,視覺理論發展的各個新的向度,從「靈韻」到「景觀社會」,從「帝國之眼」到「超級真實」,從「技術化觀視」到「性別視覺快感」,都開始被年輕的中國學人所津津樂道。不同於簡單的視覺藝術,視覺文化研究由於牽連、聚合起關於觀看的符號、空間、種族、階級、性別、權力、消費、主體性以及物質性等問題,與文學、傳媒、電影、文化史、藝術史等研究交叉映射,成為一個開闊而極具活力的知識場域。不僅對於思考當代的全球文化經濟,而且對於反思持續了數個世紀的現代性工程,都是相當有效的視角與取徑。

不過,在視覺文化研究領域,相比西方理論引入,中國問題及其獨特性尚未得到凸顯。雖然有巫鴻、柯律格(Craig Clunas)從藝術,陳建華、羅崗從文學,陳平原從畫報、唐小兵從版畫等角度,對中國視覺問題作出了一些富有啟發性的探索。但總體上對於中國本土歷史和現實的描述與總結還相對沉寂,而從中國經驗出發,將個案研究與理論性的追求和創造結合起來的,就更顯缺乏。正因為此,2007年由夏威夷大學出版社(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出版的、彭麗君教授的英文專著《哈哈鏡:中國視覺現代性》(The Distorting Mirror: Visual Modernity in China)就顯出了格外重要的意義。正如哈佛大學王德威教授在推薦語中所言:「這是一本關於中國人在現代史的一個關鍵時刻如何去看和被看的傑出著作。」

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研究系的彭麗君教授研究領域包括電影、視覺文化、文化經濟等。在她關於中國三十年代左翼電影的研究《在電影裡打造新中國》(Building a New China in Cinema,2002)裡,就已經涉及到一些視覺文化的問題。而《哈哈鏡》更全面地討論了從1880到1930年代中國視覺現代性的動力,所涉及的媒體與視覺形式包括石印、攝影、廣告、電影、戲曲和雜技表演。作者詳細分析了這一階段各種視覺表徵方式的演進,以及中國都市市民如何積極地介入到視覺文化的實踐中,而這與他們對於現代性承諾的追求又有何關係。《哈哈鏡》的貢獻之一,正在於發掘出很多現代史敘述中失蹤的場景。作者運用了大量的史料,包括晚清民國時期的報刊、日記、明信片、電影片段、小說、回憶錄,從而努力深入歷史語境,重繪當時的原始軌跡和場景。譬如,慈禧對攝影術的熱衷,梅蘭芳的扮裝,作為印刷廣告的月份牌中的女性形象,早期電影的觀看環境,海派京劇的觀看模式及劇院空間設計,現代上海的魔術表演,等等。作者對這些細節的精細考索與「深度描繪」,打破了靜態的過去構成,大大拓展了我們對於觀看領域及其文化形式的想像。讓我們看到,不僅中國現代的視覺形式和媒介如此豐富多樣,既新且舊的觀看方式,從聽到看的欣賞變遷,注重「現場」與「運動」的視覺實踐,都在指向視覺文化的多元性與特殊性;而且影像的生產和接受,與上自統治階層、下至普羅大眾的生活如此息息相關,更成為各種力量匯聚之處。討論中國的現代歷史文化,如果忽視了這些視覺因素,就不能很好把握中西碰撞中政治、商業與技術運作的真實過程,特別是在日常生活層面,觀念與物質、經驗與表徵之間具體的互動關係。

《哈哈鏡》從視覺文化的角度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史材料,但是作者的意圖顯然並不是(至少不僅是)要在視覺上證明我們曾經有多麼「現代」。與很多掘隱索微,不過是要重複製造關於「現代」的迷思的中國研究著作不同,《哈哈鏡》自始至終都表露出其理論上的抱負,即如何理解中國的現代性及其認同這個大問題,視覺在其中扮演了甚麼樣的角色。正如作者在解釋使用「哈哈鏡」廣告作為全書的隱喻時說:

(從1880到1930年代)中國幾乎所有的文化領域都經歷了劇烈的裂變。現代性提供、培育了促使中國人重新審視事物的文化情境,而觀看的行為也反過來定義了現代性。……這種視覺裝置並非對主體視線單純而直接的反映;它是一種「打開眼界」的經驗,包含着清晰與混淆,愉悅與不滿,甚至深深的焦慮。……我們不能把哈哈鏡僅當作科學結晶,因為它的根基並不完全植於客觀性和理性。相反,它好比一幅融合娛樂性、惡作劇、白日夢和困惑感的拼貼畫。這一裝置相容中國與西方,科學與迷信,娛悅感和威脅感──並且可以用一元二角購得。我在本書正要論證的,就在進入二十世紀之時,中國人的體驗正如向那奇異的哈哈鏡中張望,觀看的主體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融合了誘惑與威脅兩重性的身份認同感。(緒論)

將視覺理論化和將現代性問題化,是這本書最引人注目的整體關切。首先,作者努力從大量的晚清民國的視覺實踐中,總結中國視覺文化在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語境中的特徵,及其理論上的意義。作者不滿將視覺文化等同於製造幻覺、引誘消費的消極看法(這當然是法蘭克福學派以降的批判理論對於通俗文化的根本觀點),而是孜孜探索中國視覺文化的多樣潛能。她認為,觀看者基於真實生存經驗之上的能動作用往往扭轉了視覺傳遞的固定路線,甚至偷渡了第三世界國家的民眾對殖民現代性的越界與反抗,對目的論式的現代性的懷疑與告別。女性的視覺表徵尤其包含和呈現著複雜的協商過程和意義鬥爭。但是作者同樣沒有把這種「視覺交鋒」簡單化,沒有忽視消費主義和物化在挪用視覺材料上的巨大能量。由於打破了私人與公眾,娛樂與認知,擁抱與對抗,感官經驗與理性批判,被動接受與主動觀看,外部世界與個人主體性的二分法,作者能夠更體貼地論述視覺的高度競爭性和動力學。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作者才說「視覺不會被耗盡」,即使是在今天的景觀世界中。

與這種建構「複數的」視覺文化理論的野心相對應,作者在書中也致力探討「複數的」現代性,即中國本土的現代性如何來理解。她質疑了西方經典的現代性定義及其普遍性表述,但也指出一味沉迷於強調文化差異的「另類現代性」也過於簡單。她強調,較之知識精英的論述,大眾在日常生活中對現代性的特殊性和偶發性賦形。討論現代性必須要注意都市人的日常視覺體驗。在中國現代都市視覺文化中,現代主體如何應對權力關係,「如何迫切地要通過操控這些形象來得到自我的新感觀體驗」,正構成了中國現代性及其文化機制的複雜之處。作者在書中揭示主體怎樣與環境互動,從而證明現代性不是由西方強加的負面的外來力量,「而是一種積極的權力結構,塑造了物質和感知的情境」(緒論)。中國的視覺現代性既使人畏懼,也讓人憧憬;既收編主體,也釋放欲望;既馴化大眾,也顛覆權力;既是社會話語,也是集體心理反應;既變動不居,又有持存的情感結構。作者的結論是,「現代性的短暫與固定,異質性與自我再生的兩極結構,與一種現代性欲望的穩定機制非常有關係。」(結語)通過對凝定在視覺文化中的欲望機制的討論,作者一方面戳穿了現代性許諾的強烈的虛構性與建構性,另一方面卻也指出「現代的誘惑」不是那麼容易得到滿足而止息的。無論是現代主體的塑造還是國族的建構,在現代性中想像和創造改變的可能,仍然是必要而可能的。把現代性描述成為一個「沒有既定進程的、未完成的工程」,這裡寄寓了作者的期待:「它防止我們把一個特別的目標或路徑幻想為普遍性的理想,而且它表明沒有一個固定的現代性的『表徵』。這暗示了歷史展開的無限可能性。」(結語)這一點體現了作者對傑姆遜「轉換現代性」或者哈貝馬斯「作為知識工程的現代性」的理論再發展。

最後,簡單介紹一下本書的結構。第一章探究十九世紀末中國「寫實主義的欲望」,新的畫報文化如何體現了透過視覺來理解現代世界的衝動。第二章討論「女性」的照片,從妓女到慈禧太后,從攝影的畫報再現到戲劇表演的攝影再現,顯示現代視覺文化為性別再現提供的新可能性。第三章討論大量出現在印刷廣告中的新女性形象,探究新視覺文化和形成中的消費文化之間的關係。第四章以十九世紀後期的北京和二十世紀初期的上海發生的急劇變化為中心,分析聽眾如何變成觀眾。第五章以早期電影在「公園」的播放為例,分析觀看場地的獨特性,說明電影和傳統娛樂文化的關係。第六章研究魔術和摩登(現代性)之間的關係。這六章大致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印刷文化,側重分析視覺表徵與同時作為圖像生產者和接受者的個人主體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是戲劇/表演,集中探討不同視覺經驗的公共維度。

現在「中國模式」已成為人文和社會科學中一個新的關鍵字。《哈哈鏡》這本著作並非跟風,卻恰恰注意發掘和總結中國經驗在視覺文化和現代性理論兩方面的重要性,這也許正表明了成熟學術的「預流」意義(陳寅恪語)。該書中譯本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相信對於中文世界的視覺文化研究會起到不小的推動作用。

《哈哈鏡:中國視覺現代性》
作者︰彭麗君
譯者:張春田
出版社:手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年5月

定價︰HK$138

書籍簡介

《哈哈鏡》聚焦在中國風起雲湧的1880至1930年代,分析中國都市主體如何與新興的視覺文化互動。本書所考察的媒體和視覺形式包括石版印刷、照片、廣告、電影和劇場表演。小市民主動投身這視覺文化,甘之如貽,渴望着現代性的承諾:給人帶來新奇、刺激和潮流。

彭麗君仔細分析這些視覺再現的發展軌跡,強調各種視覺形式之間的互動。本書指出,各種視覺形式不是分散的文化現象,而是不斷互動,形成中國視覺現代性,在各方面影響其時的文化。

本書的討論始於十九世紀末的石版印刷術,全面考察其歷史,得出相關的理論,察看現代性如何執迷於真實。隨後的章節點出新視覺文化中對女體的痴迷,勘察文化如何在娛樂場所誕生,說明小市民如何理解新的現實,並與之互動。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