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第十三期「今日天氣預報」】石油小說──劃定我們與石油共生的事實

SampleX微批文學媒體計劃 漫談

【《SAMPLE》第十三期「今日天氣預報」】石油小說──劃定我們與石油共生的事實

原文刊於《Sample》第十三期「今日天氣預報」

現今的一切環境問題,幾乎都能連結到石油這一物料上。按照當前的石油生成理論,古代動植物的屍體埋藏於地層之間,在高溫及高壓下形成油頁岩,再逐步退化成液態及氣態的碳氫化合物,滲進其他岩層,形成今日所見的石油及天然氣。正是因為這些千萬年以前的有機體,才成就了今日的社會發展及科技貢獻:石油除了可用作燃料,供電以外,更能生產出塑膠,工業上也是重要的潤滑劑,有助生產電子零件。缺少了石油,現代社會的物質條件大半會消失,甚至可以說,當代文化就是石油文化。不過,這種燃燒舊有資源的方式,同樣造成巨大的環境問題。碳氫化合物燃燒後會產生二氧化碳,一種溫室氣體,當大氣層內的二氧化碳含量越來越高,全球的溫度就會上升,引起極地融冰、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加劇等現象。

歸根究柢,這都是與能源相關的問題。太陽發放能量,由古代的植物吸收,透過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生存所用的能源,繼而被其他動物取食,死後再經千萬年共同化作石油。我們燃燒石油的時候,其實正正是取用了貯備多年的太陽能源,於當下釋放。假如植物的其中一種功用是調節全球的碳循環,令大氣層內的二氧化碳水平下降,我們今日所面對的全球暖化問題,就正正出於一場過急的消耗,將舊有的太陽能量重新釋放出來,致使生態系統無法及時消化。

在文學方面,有沒有小說能夠回應石油、人類與自然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呢?在1992年,哥殊(Amitav Ghosh)在撰寫小說《鹽城》(Cities of Salt)的書評時指出,十六世紀的香料貿易改換了全球面貌,同時衍生出諸多高質的文學創作,相對而言,西方與中東的石油對碰,卻並未產出多少文學作品。哥殊認為,那是因為石油貿易本身的國際性及跨語言問題,致使雙方的文學作家都無法處理石油貿易的問題。不過,標籤一經提出,文學研究者自然又搜刮出一些相關作品。至2012年,施文(Imre Szeman)再次沿用哥殊「石油小說」(petrofiction)的說法,並於其編輯的《美國書評》(American Book Review)中籌組專題,以書評開展石油小說的討論,內容橫跨文學小說、實驗小說、圖像小說、哲學論著等,可見這個文類已逐漸積累起相當龐大的作品群。

施文認為,這些文本的共通之處,在於它們都集中處理石油於當代社會中的重要角色,並展示出敘事的力量如何形塑我們理解、回應及參與石油的存在,將古遠的歷史和科技的未來透過潤滑劑接通。同時,這些石油小說的主題往往會涵藝整個石油採集、物流、使用過程的相關問題,包括採油的勞動問題、引發的戰爭及暴力問題、生態上的掠奪,以及政治上的貪腐情況,令讀者能夠摸索出石油的產業鏈,如何從油田一路接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比起施文,麥唐納(Graeme Macdonald)則提出一個更大膽的想法:既然石油及相關產品於當代生活中如此普及,難道不可以說,每一本現代小說都是石油小說?石油小說揭露出整個建基於碳氫化合物的社會狀況,並以生活中每一件物件的潛隱姿態物質化。如是這樣,按照麥唐納的說法,石油小說早已不僅是一個文學文類了,而是標記了整段石油歷史的時期,劃定我們與石油共生的事實。

 

石油小說介紹

 

〈加油站〉/卡爾維諾(“The Petrol Pump”/ Italo Calvino

在1974年,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出版了短篇小說〈加油站〉(The Petrol Pump),及後收錄於《黑暗中的數字》(Numbers in the Dark,台版為《在你說「喂」之前》)。當時正值1973年的石油危機,石油禁運、暫停出口,令油價上漲,同時令許多人驚恐往後將無法取得這項燃料。在這樣的背景下,〈加油站〉的敘事者從自身經歷,連結到全球的石油短缺問題。某日下午,敘事者發現周遭的加油站經己關門,直至三點才會重開,自己的汽車油量卻即將見底,如果駛出去恐怕會在半路停下,於是四出尋找油站,沿路一路思索自己與石油的關係,結果終於看見一個自助加油站,首次親手為自己的座駕填充汽油。敘事者開首一句:「我早該想到的,現在已經太遲了。」這既是指向自己忘記加油的事情,同時也是指人類對於石油的過分倚賴與當前的短缺情況。在小說中,敘事者經常在自我與社會之間跳躍,發想自己油缸裡剩下的一點汽油,可能就是整個地球裡儲存的最後一滴能源,並且感知到隨着車子的油量下降,股市也會下跌、油管中的流動減弱、油田的鑽探深入地層也只能吸出污水……一個人的體驗,就是連結整個社會的石油流動的見證。

 

《最後之光》/斯卡諾(Last Light/Alex Scarrow

2000年後,喪屍電影大行其道。無論喪屍是快是慢,起因多是與某種細菌或病毒入侵有關,再透過嚙咬不斷傳染。從本來以商場為主要場景、諷刺資本及商品主義盛行,到後來規模益發龐大、轉入城景的喪屍電影及小說,大多遵從這些慣例。斯卡諾(Alex Scarrow)於2008年出版的小說《最後之光》(Last Light),則描述了一套不同的準則。小說裡,一群恐怖分子突然切斷了全球的石油基建,令石油無法出口,繼而使全球的社會崩潰,兩位主角雙雙失散,必須重覓家庭,並揪出幕後黑手。小說的主要場景英國,本地出產的食物及生產的能源數量稀少,而且在一個以即時性生產物流為主導的社會,物流渠道一經切斷,通常都沒有充足的糧食及能源儲備面對災難境況。這些因素統統令小說中的英國社會在一星期內崩潰,引致大規模的搶掠、暴力,甚至死亡。當小說主角走在空盪盪的倫敦街頭,遭餓壞的市民襲擊時,我們就能發現,這些人形同喪屍的行為,不是因病毒所致,而是因為石油所致。假如石油突然於現代社會消失,整個生產鏈將會斷裂,無法運作下去,足見現代生活對於石油的徹底依賴,並不僅僅限於對燃料及汽車文化的執迷。

 

《氣旋全書:與無名物質共謀》/奈格里斯塔尼(Cyclonopedia: Complicity with Anonymous Materials/Reza Negarestani

於2008年出版的《氣旋全書》(Cyclonopedia)是一部奇怪的書。按其分類,那是一部理論小說(theory-fiction),既是哲學論述,也是小說,同樣也不囿於這兩個分類。故事以中東為主題,講述一位美國女子抵達伊斯坦堡試圖與網友見面,卻收到了一疊奇怪的學者研究筆記,裡面遍佈考古學發現、秘教符號、怪異圖像,聲稱中東是一個活着的個體,而且從古至今都有一股反抗太陽的勢力默默滋長。這位學者認為,石油正是這股黑暗力量的正體,而石油也是歷史及政治論述的潤滑劑,能夠牽動諸如反恐戰爭等的地緣政治議題。假如論者於一九九二年時聲稱未有充足的文學作品,討論美國及中東的石油對碰,《氣旋全書》恰恰就置於兩地之間,以中東的土地為基礎,再以美國的語言書寫,橫跨整個石油業,將石油本身的物質性視作怪獸,寫成一部恐怖小說。由於《氣旋全書》迅速為藝術家、電影人、哲學家、小說家所擁護,2011年就於紐約新學院舉辦了小說的專題研討會,翌年更將研討會的內容出版,囊括對小說的討論,及其他相關的石油文化研究,思考這部小說所開創的新流。有趣的是,好些論者也特別提到,不相信作者奈格里斯塔尼是一位真實存在的人物(正如書中那位消失不見的學者),即使他標明自己是位伊朗學者。也許,《氣旋全書》一書,正好是一條接通美國及中東的輸油管道,將中東石油的神秘意味及哲學意涵挖掘出來。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