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與甘地的非暴力交會──《智者與仁者的交會》前言

書序

托爾斯泰與甘地的非暴力交會──《智者與仁者的交會》前言

原文刊於《智者與仁者的交會》(台北:八旗,2018),標題為編輯所擬。

放眼歷史,命運有時會以奇特的方式,讓獨特的靈魂交會、傳承,進而迸發照耀人間的火花。誰能想到,出於種種機緣,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的思想,竟影響了日後的印度獨立?

1908年,托爾斯泰回信給時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同時倡導印度獨立的達斯(Tarak Nath Das, 1884–1958)。印度裔的達斯先前曾兩度致信,希望爭取身為公共知識分子的托爾斯泰對於印度獨立運動的支持。

托爾斯泰深思後以題為《致一位印度人的信》(A Letter to a Hindu)的一封長信回覆達斯,表達他對此事的看法及態度。

達斯在收到信後,將之刊載於其所主編的《解放印度》(Free Hindustan)期刊上。當時,人在南非的年輕甘地輾轉得到此信副本,深受感動,於是致信托爾斯泰, 希望獲允能將該文轉載於他在南非所編纂的《印度觀點》(Indian Opinion)上。於是,兩人一連串意義與影響皆深遠的通信就此開始。

托爾斯泰是近代倡導「愛與非暴力」原則的第一人,甘地受托爾斯泰精神的啟發, 可說始自《天國在你的心中》(The Kingdom of God is Within You)一書。托爾斯泰在這本出版於1890年的小書當中,以論述完整表達世人應藉非暴力的方式譴責任何暴力之舉,同時拒以任何形式參與暴力。他在《致一位印度人的信》裡更點明,你我若是贊同向他人施暴,不論其規模大小,無疑就等於贊同別人對你我施暴。他認為,從人類歷史可見,任何主張暴力的社會或組織,其結果必然是僅有少數人得以從中受益、多數人必將嘗其苦果;以暴制暴的手段永遠無法企及「真正、且長久」的公義與和平。托爾斯泰認為,倘若所有人都不為暴力服務,掌權的少數人就無法奴役多數人。「莫力抗惡行,勿參與其中,無論那惡行關乎行政、法庭、稅收,尤其是軍旅。如此一來,你們將不受世上任何人奴役。」他在此信中如是說。

甘地首度致信托爾斯泰是在1909年,此前,他曾在前稱川斯瓦共和國(Transvaal Republic)的南非,領導當地印裔人士抗議官方對於亞洲人的歧視。南非政府當時特別針對亞洲人設有諸多極具貶低意味的法規,例如亞洲人必須備妥身份證以供官員任意查驗,採非基督教儀式進行的婚禮在法律上一律不具效力,甚至有法案禁止印度人移民南非等。甘地率領當地群眾,以非暴力抗議政府的不公之舉,導致他曾多次入獄,但世人也能從此時期看出日後他在爭取印度獨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雛型。

 

 *  *  *  *  *

 

托爾斯泰與甘地年齡相距四十一歲,在這段跨世代的思想交流中,年輕的甘地真切流露出急於改變印度人民處境的激昂熱情;托爾斯泰則以年長智者之姿,援引印度古老智慧,闡述他對普世之愛與非暴力抗爭的獨特觀點,呼籲以愛為根本,以理智視清真相,勿受蒙蔽,鼓勵甘地爭取不受奴役的自由。這段交流持續到托爾斯泰1910年辭世為止, 而他在信中闡述的態度,正是影響甘地日後帶領印度順利脫離英國統治的核心精神。

1915年,甘地離開南非,返回故鄉。此後三十餘年,他始終秉持非暴力的抗爭態度, 逐步領導印度擺脫英國統治。1947年8月15日午夜,印度正式脫離英國殖民,宣告獨立。隔年1月30日,甘地遭一名印度教狂熱分子刺殺身亡。

所幸, 托爾斯泰傳承予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並未於此止息。繼之的實踐者有在美國以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方式爭取非裔美國人基本權益的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以及在南非倡議反種族隔離、領導不服從運動的曼德拉(Nelson Mandela, 1918–2013);他們無不用實際行動向世界驗證托爾斯泰倡議的理想。1964年,金恩博士在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時,就曾致詞表示:「文明與暴力是對立的概念。美國黑人受印度人民感召,同樣向世界展現出『非暴力』並非消極被動,而是能促發社會轉型、主動且強大的道德力量。世人有朝一日將會覓得能讓你我和睦相處之道,如此之道能將眼前的暴力輓歌,轉化成洋溢手足之情的友愛禮讚。」

或許,和平的關鍵確實就在托爾斯泰所形容的「人性本有、至簡的愛之法則」。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